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871章 给流民找活路(2/2)
金锋关晓柔小说寒门枭士有声小说,在线收听!
说明这个厂子是有营利能力的。
 结合难民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吃和住,开厂子也必须结合这两者才可以,而且周期不能太慢,必须要尽快解决。
 在瞭望台上想了一下午,对比了自己能想到的诸多厂子,金锋最终还是选择了建筑业和捕捞业。
 其实金锋最想选的是矿业,可是东海周边的矿业资源开采难度比较大,周期太长了。
 除了矿业,金锋还想到了农业。
 从长远来说,想要彻底解决难民的温饱问题,发展农业才是根本,可是难民眼看着就要饿死冻死了,这时候去发展农业显然来不及了。
 相对矿业资源,东海的渔业资源更加丰富,开采难度也比矿业资源小,开发周期也短,只要开着船去海里捞上来,就能填饱肚皮。
 大海占据了地球七成的面积,海洋中的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而且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,数量也极为庞大。
 比如一种叫磷虾的小型海虾,总量达到了十亿吨,繁衍速度也非常快,以大康目前的人口数量,所有人一天三顿都拿磷虾当饭吃,对于磷虾族群也不会形成太大威胁。
 当然了,磷虾生活在南极区域,以大康目前的捕捞技术还没办法过去捕捞。
 但是海洋中也不只有磷虾,东海附近的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。
 虽然金锋已经成立了捕捞队,但是因为技术落后,捕捞队捞出来的这些渔获,对于整个东海的渔业资源来说依旧是九牛一毛。
 想要把渔捞上来,就需要大量的渔船,这又会带动造船行业,为船厂和上游的伐木、运输产业提供工作岗位。
 而发展建筑业,同样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,房子建好后,也能为百姓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,等百姓稳定下来之后,金锋还可以收取租金,慢慢收回建造成本。
 这个模式已经经过西河湾的验证了。
 当初大量百姓涌进西河湾找工作,应聘成功的可以住在宿舍,可是他们的家人住在哪里呢?
 为了安置这些人,金锋在西河湾周边盖了大量的筒子楼,租给这些人。
 虽然收取的租金非常便宜,但是盖房的砖瓦是自家窑厂烧出来的,烧窑的泥巴是不要钱在河里挖的,大小横梁使用的木头,也是山上不要钱砍来的。
 算下来,盖房最大的成本,就是窑厂工人、伐木工人、盖房工人的工钱而已。
 当时大家都活不下去了,只要管饭就能找到无数工人,工钱成本也非常低廉,整个筒子楼的成本也非常低。
 两年下来,盖房子的成本早就收回来了,现在和以后再收的房租全都是赚的。
 虽然这些租金对于现在的金锋来说不值一提,但是足以证明这套模式是行得通的,甚至在东海这边推行,可能会比当时在川蜀更加成功。
 因为当时的金川,百姓去西河湾找工作前,至少都还有个家,在西河湾实在找不到工作,还能回去。
 东海这边的难民已经回不去了,也更加绝望。
为您推荐